
真抱歉,借用一下博客來書店的封面,事實上,這本書太重了,要我帶到可以掃描封面的地方,有點麻煩!希望它可以不要去追究這件事,畢竟我在幫他打廣告.
一個高中生,帶了三把槍及爆裂物到學校,瘋狂掃射,造成了10人死亡,19人受傷,為什麼會這樣呢?
我從幼稚園到高中,甚至大學,都是班上年紀最小的學生,尤其是國小到國中這段還沒進入青春期的階段,除了班上幾個家境不好的,營養不良的以外,就屬我個子最袖珍了,我常開玩笑的跟朋友,後輩說,我國小畢業時才135公分/29公斤,簡直就像長不大的一個,一直到國二我都還買半票;票務員盯著我制服上的學校,冷冷說,國中生應該要買全票了...但,只要跟長輩在,繼續給他買半票~
所以在這種情況下,我完全了解,為什麼彼得,故事中的主角,會拿了槍到學校去瘋狂掃射,我有一陣子甚至很想窩在沒人看得到我的地方,自己過生活去~不過我跟彼得的差異是,我熬過來了,因為人本來就要活在壓力之中才會長大的~
打從幼稚園開始,第一天上學的彼得,超人便當盒就被扔到公車外頭,他老哥,喬伊,也不會想要去幫助他,甚至,到後來是幫著他的朋友作弄彼得,不用說那些沒有血緣的人,一條線劃清了是不是"盟友"這回事. 偏偏彼得他媽媽,一個富有愛心的人,不曉得用哪一種方法來幫助他的小孩,讓彼德去參加足球隊,希望能讓他融入團體,少受一些欺侮,事實上,結果也證明了,那是沒有用的,應該想辦法,讓小孩能先強壯一點. 這點書裡也在後段有提到,彼得在收留所中開始做仰臥起坐,他自己覺得,那個時候如果再遇到當時那些欺侮他的人,相信誰輸誰贏還不知道呢...
壓力鍋沒辦法一直增加壓力而不爆炸,唯一的方式是要給一個宣洩的管道,偏偏,全世界在對於這種受欺凌的同學的處理上,都存在著恨鐵不成鋼的那種想法,然後,一個可悲的事實是,社會上欺善怕惡的事件更多,所以書裡頭描述的這個事件,如果不是在學校裡爆炸開來,會是將來的社會問題.當父母親的,當老師的,甚至當人主管的,都要去研究一下怎麼去面對這一個問題. 寫到這兒,突然想到我們公司離職的那個"校爺",一兩個月就到公司門口外咆哮,需求跟實際差異不協調就會這樣吧!
然後是,有一些朋友,明明是好心腸的人,卻囿於世俗的眼光,也加入欺侮這些弱小的人,然後這個弱小的彼得,在有話無處說,沒有朋友,沒有老師及親人瞭解的情形下,做出了傻事.如果像它的律師,這種人能夠在事發之前去幫助他一下,應該可以避免這樣的情況吧!
最後,我還是對作者給的結局有點意見,為啥法官的女兒會去射殺它的男友麥特?只是因為麥特會忽略她的感受?或是因為麥特針對他墮胎的事,表現事不關己的樣子?這個部分,很值得去探討一下.事實上,在事發現場那種情形下,我不太相信喬絲會開槍,他應該是要站出來,在彼得面前很狠的,好好告訴他一些道理的,最後則是彼得丟下槍,掩面痛哭的結束這個場景.不過我不是Judi,作者寫這樣,我存疑而已,就跟姊姊的守護者一樣,我也對結局很疑惑...